自貢燈會當下正歷經著最好的年代: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國內500多個大中城市展出;每年在中國燈城舉辦的自貢國際恐龍燈會能吸引200多萬人次的中外游客觀燈旅游,自貢燈會品牌不斷做大做強……這背后所有的奧秘,源于一代代彩燈人恒定的堅守、技藝的傳承、不斷地創(chuàng)新。
“40后”彭正華:愿玻璃吹塑手藝永傳承
在位于富順縣槽店鋪的彭氏玻璃吹塑工藝廠內,70歲的彭正華帶著350度的老花眼鏡,手握一根棕色的玻璃空心管,玻璃管的一頭連接著一根橡膠管,天然氣火頭冒出800多度高溫的火焰,彭正華嘴含橡膠管,依靠高溫對玻璃空心管的燒灼,像吹氣球一般“吹出”了一只玻璃梅花鹿。
目睹這一制燈絕活的眾多圍觀者,不由嘖嘖稱奇。由彭正華首創(chuàng)的玻璃吹塑燈,是自貢燈會里的“中華一絕”。
1986年的自貢迎春燈會,彭正華制作的玻璃吹塑《四季花燈》首次亮相,引起不小轟動。
彭正華在繼承傳統中不斷創(chuàng)新,加入許多自己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由傳統實心玻璃小件擺、吊飾品制作,發(fā)展為空心玻璃管與實心玻璃棒相結合吹塑成多變的大型藝術作品,解決了傳統燈工幾乎無法燒制大型作品、內置光源安裝難,以及拆裝運輸困難等問題。
從15歲到現在,吹制特種儀器玻璃、玻璃工藝制品伴隨他走過了55個春夏秋冬。其間,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沮喪。無論面對何種境遇,彭正華初衷不改:因為喜歡,所以堅持!
“燈會的根基是從民間手工藝演變而來的,要是沒有這些技術,自貢燈會就發(fā)展不成今天的規(guī)模。”彭正華感恩自貢彩燈文化成就了他不斷突破的創(chuàng)新人生。同時,他深感僅靠個人力量是不夠的,“我希望能夠培養(yǎng)一批徒弟,讓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60后”劉俊才:喜歡自己動手的彩燈老板
1988年,自貢燈會在北京北海公園舉辦了“北京國際旅游年北海龍燈會”,自貢燈會因之聲名鵲起。此時的劉俊才正在山東讀書,聽老師說起這場燈會,他有些入迷,“就是那場燈會讓我對自貢彩燈魂牽夢繞,第二年就主動聯系,到自貢工作了。”
鉆研奮斗三十載,自貢浩瀚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俊才見證了自貢彩燈的點滴發(fā)展。1990年,自貢燈會首次走出國門,轟動新加坡,贏來“天下第一燈”的美譽,這讓所有自貢彩燈人感到驕傲。而更讓劉俊才高興的是,1994年他帶領的廣告裝飾公司,作為民營企業(yè)首次參與自貢燈會走出國門,到越南進行了為期兩月的燈展。
劉俊才是一個喜歡自己動手的彩燈企業(yè)老板,從彩燈方案的創(chuàng)意設計到制燈現場,從燈組的尺寸比例到色彩搭配,他都親力親為。他認為燈組要想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須得根植于傳統文化的土壤,向民間文化學習。因此,曾在山東學習過吹塑紙畫制作工藝,有著20多年燈會實踐經驗,又是工藝美術科班出身的劉俊才,創(chuàng)新地想到用吹塑紙來制作彩燈。
2015年,第21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一種全新的制燈材料和工藝——吹塑紙剪制工藝首次在《中國印象》燈組中出現。劉俊才練就了自己的獨門絕技:每只動物身上羽毛達5000片以上,每片羽毛需單剪300至400刀,令人稱奇。
“用吹塑紙剪制羽毛和皮毛是一種絕佳的材料,不僅還原度高而且內透效果明顯!眲⒖〔沤榻B到,剪是最難的部分,需要靜下心來一刀刀地剪出不足0.2毫米的絲,而且必須非常均勻,才能做出禽類動物羽毛絲的質感。
不論展出大小,而今54歲的劉俊才依然堅持著“自貢十佳彩燈工匠”的初心,彩燈作品不求多只求精,“我們要做的是傳承和創(chuàng)新,千萬不能把自貢燈會的牌子砸了!
“80后”劉煒:讓中國燈照亮全球不夜天
劉煒,市“十佳彩燈工匠”、自貢燈會特邀專家、自貢彩燈行業(yè)商會彩燈研究會成員、自貢彩燈著名美術師,今年36歲。在近10萬名自貢彩燈手藝人中,劉煒年齡不大,但他對自貢彩燈的癡迷,卻到了外人看來有些瘋狂的程度。
“我是土生土長的自貢人,兒時坐在父親肩頭看燈的場景,仍記憶猶新,這就是年的味道。”2010年,在家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有美術專業(yè)功底、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的劉煒辭去了一家知名企業(yè)的高薪工作,投身到家鄉(xiāng)的彩燈行業(yè)中。
劉煒告訴記者,在這個行業(yè),彩燈美術師們因資歷和專業(yè)程度,被約定俗成劃分為“小美”、“中美”、“大美”三個級別。9年前剛入行的劉煒理所應當的是一名“小美”!澳菚r我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可能工人師傅們不是特別理解,就覺得你是才入行的一個小伙子。我很理解,因為我也有許多不懂的,但我覺得自己新的制作方式是可行的!
在他看來,在美學思維升級的今天,傳統想法也應該更新換代。自貢彩燈不應該只在打開時光艷照人,關上燈也應該是件藝術品!氨热缒闹煌人膹澢炔粶蚀_,我們要給它調整。所有的細節(jié)都要調整,諸多準確細節(jié)才能組成它生動的形象!
“工人師傅不理解,他覺得你這種要求過于嚴苛。不就是做彩燈嗎?我們做了幾十年的彩燈,都是那樣做的啊!眲樀哪枪勺虞^真勁兒,沒少引發(fā)他和工人師傅思維上的矛盾。
不過,這位“倔犟”的小伙兒沒有讓人失望,從2013年的第二十屆燈會起到現在,劉煒幾乎都參與過燈組制作,并屢獲殊榮。
他所創(chuàng)作的“變形金鋼大黃蜂”等作品,顛覆了自貢彩燈的傳統造型,通過外國友人喜聞樂見的形象載體,盡顯自貢彩燈非凡魅力。“我們出去代表的是中國民間工藝,我不想給中國人丟臉,想展現給他們看,現在中國的產品不比任何一個國家差!”
今年,劉煒成立了自己的彩燈美術工作室。他認為,隨著行業(yè)的日趨成熟,市場要求越來越高,行業(yè)細分更加明顯,術業(yè)有專攻,為此工作室“只做彩燈美術服務”。
下一個五年,劉煒想達成一個小目標,他想和自貢彩燈手工藝人、和更多行業(yè)新生力量一起,讓中國燈照亮全球不夜天。
“90后”梁思潔:自貢燈會如今由我“代言”
“大家好!我是梁思潔,我來自美麗的燈城自貢,我是新一代的彩燈人,歡迎大家元宵前后來自貢觀燈哦!比ツ1月,梁思潔作為《天天向上》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看花燈的代表,為自貢燈會“代言”,向廣大嘉賓和觀眾講述了自貢博大精深的彩燈文化和自貢燈會高超的制作工藝。
近日,記者在彩燈公園內的胡氏花燈文化園見到了梁思潔。26歲的她有著一雙大眼睛,氣質文靜。梁思潔的座位靠窗,光線從半拉的窗簾罅隙透過來,一旁的筆筒里插著各種畫筆,6個顏料盤快干涸了,她往里摻了點水。這幾天,她都在這里為燈籠繪上了精細美麗的“衣裳”。
1992年出生的梁思潔畢業(yè)于四川理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學的是國畫專業(yè),2015年畢業(yè)后開始擔任手繪師一職,主要是在較小型的燈籠、宮燈上畫畫。2017年,繪畫功底迅速成長的她,實現了從手繪師到彩燈美術師的轉身。
在漢堡G20峰會“感知中國”系列活動、京交會、香港文化廟會、自貢燈會全球推介會等重大活動現場,我們都能看到梁思潔的身影,由她親手繪制的彩燈,成為不少中外游人感知自貢彩燈的媒介。
梁思潔告訴記者,如今彩燈行業(yè)已沒有明顯淡旺季之分了,找她畫燈的人絡繹不絕,合作已經談到了明年春節(jié)后。
“最大的動力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同時也希望成為彩燈事業(yè)的傳承人”。因為熱愛,成就了現在的她。